嘉義首件公辦都更案 國城拿下最優申請人
占地約1359坪、為嘉義市稀有完整公有土地的「民族國小西側公有土地第一期公辦都更案」,近期完成綜合評選,由國城建設獲得最優申請人資格。該案預計明年初完成簽約,並正式啟動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之擬定作業,112年提出建照申請,113年動工,規畫興建打造全齡宜居的社區住宅。
「民族國小西側公有土地第一期公辦都更案」土地面積約為4,494平方公尺(約1,359坪),產權單純,均為公有土地,經都市計畫審定變更為商業區,容積率可達350%,並透過都市更新爭取容獎50%、容積移轉40%,最高可達原容積的1.9倍(665%)。
嘉義市都發處處長黃緒信表示,該案基地位於東區垂楊路、吳鳳北路口,經過多年整合教育部學產地、國有財產署、嘉義縣及本市公有土地,面積約4,494平方公尺(1,359坪),是彰雲嘉地區首例完成公辦都市更新招商的案件,顯見嘉義市的優質生活環境及經濟發展潛力,才能吸引廠商前來嘉義市投資。

對於該案規畫,國城建設以打造「多元且友善的優質生活環境」為目標,將「全齡宜居、永續生態、公益共享、節能防疫、教育學習」作為五大開發理念,思考各年齡層使用需求,期許建構世代宜居的全齡社區。在建築設計上,預計規劃4棟地上15層/地下3層建築,以再現嘉義風華概念發想,將木材都市、垂柳盈岸、畫都風采之意象呈現於整體規劃設計,打造地標性街角廣場、通風採光的居住環境,透過開放空間最大化設計、串聯周邊生態綠廊軸線、沿街式店鋪等,創造優質且安心的全齡健康住宅、多元且無障礙公共活動空間。
此外,該案基地也將提供公益設施供作托育中心使用,提供托育服務,建立宜居的社區及鄰里生活。教育部學產地所分回更新後之房地,也將規畫作為教育學習場域,成為嘉義市國、公有土地活化兼具公益共享的示範指標。
